Craigslist 網站起源于 1995 年,,發(fā)展至今頁面始終采用最簡單的純文字鏈接,,沒有圖片,不做特效,,員工人數也很少,,人均產出卻驚人。

幾乎二十多年不變的頁面
我們先來看看蒂克偉翻譯外文對Craigslist 的文章介紹:
Craigslist 誕生于 1995 年,,通過免費的網絡平臺,,將陌生人聯系在一起。隨著 Zillow,、Facebook Marketplace(二手交易平臺)等競爭對手以及無數功能花哨,、互動性極強的約會應用的出現,Craigslist 憑借其先進的功能和流暢的界面經久不衰,。許多平臺依靠廣告和訂閱收入生存,,Craigslist 都沒有。多年來,,Craigslist 這個老牌在線網絡市場幾乎拒絕現代化,;運營近 25 年后,Craigslist 才在 2019 年推出移動應用,。
為什么幾十年過去了,網站還是老樣子?這是我與 Craigslist 創(chuàng)始人克雷格·紐馬克(Craig Newmark)坐下來進行視頻通話時主要關心的問題,。他和妻子 Eileen Whelpley 現在居住在紐約,。
紐馬克說,2000 年,,當得知他不適合做管理之后,,他辭去了 Craigslist 的 CEO 一職,。自那以后,Jim Buckmaster 一直在掌舵,,不過紐馬克仍是股東,。他現在全職從事慈善事業(yè),支持反網絡暴力聯盟等組織,,該組織幫助打擊針對女記者的騷擾,。盡管如此,這位 69 歲的企業(yè)家仍然是一位億萬富翁(或者說接近億萬富翁,,因為他捐了數百萬美元),。
從 Costco 熱狗到 Hello Kitty,再到他小時候的學校課程,,我們的談話收獲遠超預期,。很顯然,Craigslist 是克雷格·紐馬克最純粹,、最持久的表達,,他本人是一位謙遜的科技大亨,按自己的節(jié)奏前進,。
采訪人:你身后是什么,?維基百科的 Logo?黑色的框里是什么,?
紐馬克:是的,,那是維基百科。我在打擊互聯網虛假信息方面與他們密切合作,。這張照片是我登上 Costco 促銷小冊子封面時拍的,,很好地闡述了我的觀點。我母親以前對他們家的熱狗贊不絕口,,它們很美味,,而且性價比很高。我的品味(也指味蕾)既普通,,又有點獨特,。例如,我非常深入地參與了保護鴿子的行動,。
你在什么方面是比較揮霍的,?
嗯,我現在有一個更新,、更大的電視,。我允許自己想買多少書就買多少,但是我沒有車,。作為一個書呆子,,我更滿意的是為朋友和家人提供生活必需品,并幫助他們做出改變,。例如,,Mabel Hsu 為 Craigslist 和我的慈善事業(yè)做財務工作,她特別喜歡 Hello Kitty,。我住的那條街上有家賣 Hello Kitty 相關玩意兒的商店,。我覺得她需要新的 Hello Kitty 夾子,就馬上去給她買了,。
現在 Craigslist 有多少員工?
大約是十幾個——開發(fā)、客戶服務和會計,。沒有營銷,。
你的個人財務風格是否影響了你在 Craigslist 賺錢的方式?
我還記得小學學校的萊文夫婦——他們是新澤西州莫里斯敦猶太社區(qū)中心希伯來學校的校長,我就是在那里長大的——他們說,,你需要像你希望別人對待你那樣對待別人,。他們告訴我要適可而止。這是我個人哲學的核心,。
另外,,我不喜歡橫幅廣告,我覺得它會拖慢速度,,而且通常有點蠢,。這是我在 97 年底做的決定。
Craigslist 靠收費賺錢,,對吧,?但僅限于某些類型的列表。
是的,,比如招聘廣告,、公寓廣告、汽車廣告等等,。
自從你創(chuàng)建了 Craigslist 網站之后,,很多想要賺大錢的人創(chuàng)建了很多其他網站。你是有意識地決定不繼續(xù)參與嗎?
98 年左右,,風投和銀行家們想給我大筆的錢,,讓我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,但我決定不這么做,。請記住,,這不是利他主義,回到萊文夫婦的那句話——你必須知道什么時候適可而止,。
說實話,,我覺得沒這么簡單,。你怎么能這么容易就不參與這些熱潮呢?
嗯,有時候你只想做一件事,,并把它做好,。在計算機行業(yè)——也許在其他行業(yè)也是一樣,人們野心勃勃,,卻把事情搞砸,。我認為我開始做一件事,做得很好,,當我覺得放手是正確的時候,,我就放手了。
我基本上是個 1950 年代的書呆子,。從小到大,,我都帶著塑料口袋保護套(放在兜里的塑料片以防止筆漏水)。我的眼鏡是粘貼過的,,社交技能也很差,。即使是現在,我也只是在模擬或假裝有社交技能,。我通常對社會聲望和地位視而不見,,所以這些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。
這就引出了我的主要問題:為什么 Craigslist 網站看起來和你創(chuàng)建它的時候差不多,?甚至在新 CEO 上任之后還是這樣,。發(fā)生了什么?
因為這樣能更好地服務于用戶,。我了解到,,人們想要的是簡單、快速并能解決他們需求的東西,。人們不需要花哨的東西,。有時候你只是想熬過這一天。
用現代字體或新的 UI 也可以實現簡單,。多年來,,互聯網對簡單的定義已經發(fā)生了變化。只是因為你賺了足夠多的錢,,想要保持現狀嗎?
我不認同“簡單性的概念已經改變”這一前提,。問題是人們仍然大量使用這個網站。它幫助人們完成一些事情,,而且又快又簡單,,這很重要。也許你也不太關心美學(例如網站的美學),。
作為一名工程師來說,,簡單就是美,,實用就是美。
如果 Craigslist 在外觀或功能上發(fā)生巨大變化,,你會作何感想?
如果網站的精神保持不變我就沒問題,。我喜歡非常簡單的網站,用途和功能一看就明白?,F在也許有更好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,只是還沒有人想到,。如果真的能做到更好,,我不會反對。但是,,我不再能合法地施加影響了,,畢竟吉姆才是老板。
總而言之,,為什么 Craigslist 今天看起來仍然和以前一樣,?你最簡潔的回答是什么。
人們告訴我這樣的 Craigslist 能把事情做好,,他們也希望把事情做好,。 正如我喜歡說的,書呆子必須做書呆子要做的事,。那么Craigslist創(chuàng)始人又是怎么一個人呢,?我們來了解下其創(chuàng)業(yè)背后的故事也許會有新的認識。
Craigslist創(chuàng)始人Craig Newmark 拒絕了一系列風投提出的盈利策略,,轉而創(chuàng)建非常不同的商業(yè)模式,,他做出一個決定——“沒人需要成為億萬富翁/像 eBay 那樣快速實施規(guī)模化策略”,,現在的 Craigslist 不僅活成一個全球性網站,,2016 年收入是 6。94 億美元,,考慮到其團隊成員少得奇葩,,每個人應該都富得流油,而 64 歲的 Craig 現凈資產 13 億美金,,去年 7 月開啟新事業(yè),,同時把自己大把錢投入到新聞業(yè),盡管 Craigslist 因對分類廣告的“吸金”而一直被指控“殺掉了報紙”,,但 Craig 現在對防止“假新聞傳播”特別感興趣,。每個公司“來路”是如此不同,通常與其背后創(chuàng)始人的人生哲學有關,。
以下是 Craig Newmark 為其新事業(yè)撰寫的博客,,也回顧了他創(chuàng)辦 Craigslist 的一些基本想法,。
目前大型慈善事業(yè)的模式主要集中于積累巨額財富,然后把財富的一小部分捐給慈善機構,。我練習了一個不同模式,,將重點聚焦在對“公平”的承諾,以及通過別人來做“對”的事情,。
我的哲學有兩個基本原則:第一,,集中精力改變一些事情,而非賺大錢,;其次,,就像 Kevin Spacey 所說:如果你足夠幸運能把事做好,那就把“電梯”傳下去,。
在 1997 年,,我的愛好是做 Craigslist,我做得很好,,微軟給了我一個橫幅廣告大單,,但我覺得我作為一個軟件開發(fā)者和能反映我作為一個“書呆子”的價值觀方面我已經做得足夠好,這個“書呆子”價值觀即“一個人能賺足夠錢來照顧家庭,、朋友和自己(偶爾會有奢侈的東西),,且一個人應該做點改變世界的事。”
我拒絕了微軟的 Offer,。
在 1999 年早期,,風投和銀行家向我建議 Craigslist 的盈利策略(這些策略通常很“常規(guī)”),只要我采納,,他們就會大把投資,,但我覺得我已經“足夠”。當時對 Craigslist 商業(yè)模式最可能做法是:大規(guī)模放開讓想賣閑置的人付錢投廣告,,不過我想他們最好是把錢留下養(yǎng)家,,而不是開始為我之前的免費服務付錢,從而增加我利潤,,然后再希望我通過捐款來回報社會,。
Craigslist 選擇了“最小貨幣化”的策略,意味我們沒有巨額暴利,。但是,,它運行得很好。
這種“不需要賺大錢”的方法演變成一種商業(yè)模式,,你可以稱之為“在做好事方面做得不錯”,,這個好事在 Carigslist 是指:”人們可以免費進入的一個,幫助他們買一張桌子、把食物放在桌子上,,并找到一個屋頂,,把桌子放在屋頂下的自由市場。“
甚至就在我為家庭,、朋友和我自己把這些事做好時,,我把“電梯”送了出去。隨著我發(fā)起慈善計劃 Craigconnects.org,,我可以找到那些完成了“好”的事情的人,,然后通過提供社會媒體支持和我個人的參與來幫他們。
慈善方面,,給錢和給出自己的大頭照是很容易的(也很重要),,但真正花時間投身其中更重要。我目前參與了以下事務:退伍軍人和軍人家屬的工作,、在技術界提升女性地位、支持有風險的投票權,、增加 P2P 融資,,以及支持有價值的新聞報道,因為正如我過去所說:一個值得信賴的媒體是“不會讓民主遭致濫用的系統(tǒng)/專業(yè)的事情需要專業(yè)門檻”,。
這種“道德”和“商業(yè)”的結合(我希望怎么被對待,,那就怎么對待別人)和慈善捐款(把“電梯”送回去)是我努力反映我從小就學會的那種簡單的“公平感”。我認為這是對新慈善事業(yè)的一個很好模式,,我希望硅谷的其他人都能加入進來,。
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,心有多大,,事業(yè)就有多大,,所以Craigslist 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。